何家弘专栏(第5期)| 人性本能中生成腐败的原因
栏目介绍:世界上的学问有三大内容是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需要普及:一个是法律,另一个是风险,还有心理学。法律观念入心入脑的难点在于一部分精英的价值取向和大众价值取向的冲突,精英要考虑社会整体文明价值,而一般人总是从直接道德感受出发。于当今中国,“普法”可能比“科普”更为重要,一个现代法治国家,需要大众的法文化。故此,《蒙格斯报告》公众号推出“何家弘专栏”栏目,持续连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何家弘博士的法律随笔,为各位读者展现法学家的思辨光辉,也希望法文化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简介:何家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
导 言
利己是人的本性,利他也是人的本性。换言之,人的本性中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因此,人性本善亦本恶,而且人们对于善恶的感觉会追随世态而变化。与人类社会中许多种类的犯罪一样,腐败犯罪大多与人的“食色本能”有关。此外,争夺之心是腐败犯罪的人性根源。
本文主张“人性本恶亦本善”。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每个人的本性中都同时存在着恶源与善端;其二,有些人天生性较恶,有些人天生性较善。天生性较恶的人不一定都去犯罪,天生性较善的人也不一定都不会犯罪,但是这种先天差异可能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取向。
来源:法学家茶座何家弘
何为人性?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这就是说,人性是天赋的,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不是后天修学而成的习性。那么,人性中是否包含腐败犯罪的成分?或者说,腐败犯罪是否属于人类的本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说明人性的本质是善还是恶。
(一)人性善恶
人性本善抑或本恶,这是个跨越时空而且众说纷纭的问题。在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主张人性本善,正如广为流传的《三字经》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实,儒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也不尽同。例如,同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和荀子对待人性善恶问题的观点就截然不同。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从善的,这就如同水向低处流一样自然。而人性之所以从善,是因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子上》)然而,荀子却认为,人的本性是向恶的,而这基于人的生存本能和食色本欲;人可以有道德善行,但这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他还把人需要道德礼法的约束作为人性恶的证据。他认为,人之所以追求善,就是因为人的本性缺乏善;如果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道德礼法也就没有存在之必要了。(《荀子·性恶篇》)
探讨人性善恶,我们首先要明确善恶这两个概念。在汉语中,“善”的基本含义是好,包括友善、良善、亲善等内涵;“恶”的基本含义是坏,包括邪恶、丑恶、凶恶等内涵。然而,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善与恶也是相对而言的。有好才有坏,有善才有恶。对你是好,对我可能就是坏。在此为善,在彼可能就为恶。因此,衡量善恶的标准应该是群体标准,不是个体标准。人类是群居的动物,群居就会产生个体之间的关系,而善恶也正是在个体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由于个体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所以不能以个体利益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只能以群体利益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符合群体利益的行为是善,损害群体利益的行为是恶。对个体而言,群体利益往往要求其行为不能利己而利他。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利己向恶,利人向善;损人利己是典型的恶,舍己为人是典型的善。
明确了善恶的行为标准,我们再来考察人类的本性对行为的影响。人类的生命具有个体性;人类的生活具有群体性。经过千万年的进化与传承,这两种属性已成为“融化在血液中”的人类行为本源。一方面,为了个体生命的存续,人就要努力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不惜损害他人乃至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在群体中生活,人又必须遵从群体的需要,必须顾及他人的利益,特别是那些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他人。例如,父母可以为子女牺牲个人利益;爱人可以为对方牺牲自己利益。由此可见,利己是人的本性,利他也是人的本性。换言之,人的本性中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生命的个体性乃人性恶之源;生活的群体性乃人性善之端。这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在人性中的体现。因此,人性本善亦本恶,而且人们对于善恶的感觉会追随世态而变化。清平盛世,民风纯朴,性本善的主张就容易被人接受。物欲横流,邪恶当道,性本恶的观点就容易成为主流。孟子生活于战国前期,社会环境比较安宁,政治状况相对稳定,于是人心向善。荀子生活于战国末年,社会险恶,政治凶残,人人争权夺利,君子小人同欲,于是人心向恶。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与荀子的人性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承认人性中存在恶的一面,也就在人性中找到了腐败犯罪的根源。
(二)食色本能
告子在与孟子讨论人性问题时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其意为:吃食和性交是人的本能。如前所述,荀子也认为,人性本恶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生存本能和食色本欲。与所有动物一样,人要生存,就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因此吃食是人的第一本能,是天生就具有的能力。性交本来是物种繁衍的需要和方式,与个体生命的延续无关紧要。大自然为了使个体甘愿为物种延续而劳累并受难,便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而把性交的功能扩张至爱情并附以快感。于是,人类的性就与情相合,而且要遵循社会规范,否则就会转化为罪。
与人类社会中许多种类的犯罪一样,腐败犯罪大多与人的“食色本能”有关。腐败犯罪的基本形式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违法谋取钱财,而钱财就是吃食本能的延伸。另外,许多腐败的官员不仅贪财而且贪色,不仅进行权钱交易,而且进行权色交易。这些犯罪发自人类的本能,却又颠覆了人类的本性。客观地说,贪官并非都是十恶不赦的妖魔坏蛋。有些贪官本来不坏或者说不太坏,但在物欲横流人心向恶的社会环境中,因未能拘束自己的食色本能而陷入腐败的泥潭。
(三)辞让争夺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理由之一是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主张人性本恶,理由之一是争夺之心人皆有之。从表面上看,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二者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他们都倡导善的行为,都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只不过,孟子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存心养性”的主张,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荀子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的主张,强调外在教化的作用。
诚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需要争夺或曰竞争的,但是过度的竞争就会演变成人类之间的拼杀,就会导致人性的恶化。在那些过度强调竞争的国家和地区,许多人就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去争夺,恃强凌弱,尔虞我诈,甚至是武力搏斗,你死我活。以贿赂犯罪为例,受贿者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夺取财富,行贿者则是在用手中的财富去夺取更大的财富。无论在官场上还是商场上,行贿者都是在以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花钱买官是要在晋升的竞争中获得先机,而“花钱买市场”则清楚地表明了这种竞争行为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争夺之心就是腐败犯罪的人性根源。
(四)基因差异
主张人性本善的学者认为,犯罪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犯罪的产生原因是社会制度、文化、道德、环境等方面的缺陷,如社会分配制度不公、贫富差异巨大、教育缺失或失效等。不过,这种犯罪社会学派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解释社会中存在的犯罪现象。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有些人犯罪,有些人就不犯罪?即使生长在同一社会阶层或者家庭环境中的人,为什么也有犯罪者与不犯罪者之分?于是,一些学者就从人类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差异方面去探寻犯罪的原因。如前所述,笔者主张“人性本恶亦本善”。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每个人的本性中都同时存在着恶源与善端;其二,有些人天生性较恶,有些人天生性较善。诚然,天生性较恶的人不一定都去犯罪,天生性较善的人也不一定都不会犯罪,但是这种先天差异可能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取向。
意大利著名犯罪学家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5-1909)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生来犯罪人”和“犯罪遗传”等观点。如果说人类的遗传基因中同时存在着恶源与善端,而在某些人的遗传基因中,恶源大于善端,那么这种人比其他人就更具有潜在的社会危害性。如果他们是普通百姓,他们有可能成为杀人犯或者抢劫犯;如果他们是政府官员,他们有可能成为恶官或者贪官。虽然人们无法查明那些贪官的遗传基因,但是可以从其贪腐行为中略见端倪,譬如令国人唾骂的军队巨贪谷俊山。
龙勃罗梭曾经断言:“同一切疾病一样,人们也可以为犯罪找到病因,而且或许能够更容易地加以诊断。”假如有朝一日,人类的科学技术能够识别遗传基因中的恶源并且可以“修剪”那些恶性DNA片断,那么人类就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犯罪问题,就有可能实现“让世界充满爱”乃至“世界大同”的梦想。这就像人类试图通过遗传基因手术来根治癌症的理想。当然,犯罪不同于癌症。人类即使掌握了这种技术,也未必就能普遍使用,因为那不仅会侵犯人权,而且会有使人类整体弱智的风险。
往期精彩推荐